幼儿园调查报告2000字汇编5篇

发布时间:2024-01-29   来源:2000字    点击:   
字号:

【www.fjhbc.cn--2000字】

幼儿园(英文/德文:kindergarten),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调查报告2000字汇编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调查报告2000字1

一、设计概述

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是造就人一生的基础,而幼儿园正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奠基工程。幼儿园是为3-5岁的幼儿提供教育的场所,而幼儿与成人在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过程所呈现出来的特征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幼儿园设计不同于其他建筑。它首先要求建筑师必须站在儿童的角度,运用儿童行为科学、心理学的理论特点来研究设计幼儿园建筑,充分表达“儿童化”、“绿化”、“净化”、“美化”的要求。只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儿园,才能真正成为被幼儿所接受并喜爱的场所,继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等诸方面健康、活泼地成长

我们此次课程设计的课题是六班幼儿园设计。为了能够设计出真正符合幼儿生理与心理,且能够被幼儿接受的建筑,我们班分小组对洛阳市的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来了解幼儿园的功能布局,造型特点,家具摆放以及幼儿行为特点等,以期对此次课程设计有所帮助!

二、经典案例分析

(一)名称:聚福园幼儿园

地点:南京市

(二)整体概述

该幼儿园处于南京市某区,周围是林立的高层住宅,用地较为紧张.虽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处在高层的夹缝中,故对幼儿园的通风和采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基地分析

该幼儿园办园规模为六班。除主体位于西北方的教学楼建筑外,还设有器械活动场地(位于主体建筑南侧)、集体活动场地(东侧)、跑道(位于集体活动场地东侧)、小动物房舍(主体建筑东南侧)等!

(四)建筑功能分析

由于该幼儿园处于高层住宅夹缝中,采光和通风会受到不利影响,为了保证幼儿寝室能够接受良好的采光和增加活动单元的趣味性,同时也为了节约用地,设计者将幼儿园主体建为两层,每层设三个活动单元。在每个活动单元中,下部为衣帽间、室内活动场所、和卫生间;在室内活动场所上部设一个夹层,作为幼儿的寝室,既节约了用地,也增加了活动单元的趣味性!成为该建筑的一个闪光点!

1、大门设在左侧,与基地主干道临近,便于出入;

2、值班室、晨检室、办公室等服务用房靠近入口处,符合幼儿入园后的一系列操作流程:

①早晨来上学后,进入晨检室,如果身体没有异常,可以直接去教室;

②如果有异常,可送去医务室,经诊断患病后可进入隔离室!这些房间设在入口处,且相隔较近,避免了生病幼儿将病菌带入园区,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

3、后勤用房位于东北部,且在东北部设有一个杂物院,使后勤用房既相对独立,又与主体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使动静分明、合理!

4、活动单元位于主体建筑南侧。进入活动单元有个小门厅,再往里走就进入了室内活动场地。在活动单元内,衣帽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区域,我认为这多少会给幼儿的生活和老师的管理带来不便!

(五)造型、色彩分析

因用地较为紧张,且为了留有专门的室外活动场地,故建筑主体占地面积较小。有些幼儿园在建筑内部设有中庭,可以种植一些观赏性植物,既为后排低层建筑的采光创造了条件,也增加了建筑的趣味性。但设计者考虑到此基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了较小的体量,但并未削减建筑应有的功能,这点值得我去学习。

因为主体建筑顶部为室外分班活动场地,所以采用平屋顶,这样虽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但使得建筑有点呆板。建筑在平面上采用圆与方的组合,在立面上可以看到三个突出的半圆柱体。圆柱体顶部为锥状屋顶,这种圆与方的结合,顿时打破了那种呆板,为里面增色不少。

在色彩上,主要运用了红、黄、白,这三种颜色在一块,显得十分干净。同时,也是幼儿所喜爱的颜色!达到了“儿童化”、“净化”、“美化”的要求。

小结

1、该幼儿园处于高层住宅夹缝中,为尽量扩大室外场地面积,建筑采用集中式布局,并利用平屋顶作为活动平台,缓解了用地紧张的矛盾。

2、在技术上利用太阳能集中供热,门窗采用阻断型铝合金中空玻璃窗,维护系统护结构采用外墙保温系统。

3、卧室置于夹层之上,既丰富了室内空间,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增添了空间的趣味性。

幼儿园调查报告2000字2

***年4月1日------5月中旬,在常规工作之余,我们沉入基层,分别到了县直机关幼儿园、固店镇中心幼儿园、贾村乡东新幼儿园、高岭乡张家村幼儿园、中韩庄南王疃幼儿园、黑堡乡康庄幼儿园、望都镇第一幼儿园、寺庄乡孙庄幼儿园、赵庄乡中心幼儿园等,参与了50多名教师的随机教育活动,现把我们的下乡情况做一简单的总结。

1、课堂教学:

调研中我们在记录活动的同时,认真观察孩子的学习活动,同时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幼儿的学习行为做出恰当的点评,本次的常态教学调研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喜之处

A、教学目标的定位体现了新《纲要》的精神。

我们欣喜地发现很多教师把教育活动的着眼点放在了培养幼儿正确生活学习习惯,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上,尽力的将学习内容放入设定的情景中,说明了教师在行动中正在逐步饯行纲要理念。

B、教师的角色定位悄悄地发生了改变――教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扮演”着幼儿共同成长的支持者,引导者。在以前我们听到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时,常常用“你应该这样”,“这样做是错的”等等。但是,在这段时间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活动中能够用平等的、激励的语言和幼儿对话,有时候把幼儿推到前台,自己站在后台,默默的欣赏,适时的引导。

C、体现了课程的整合观,注重了各领域的渗透。新《纲要》强调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教师能够以整合的观念来实施教学,将学习领域的各种内容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教学方式也比较有弹性,没有统一的模式,为幼儿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有价值的学习。

D、能发现和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教育活动,如:利用墙饰内容组织的教育活动、幼儿排队体验高和矮、开火车,火车正着开(正数1----10),火车倒着开(倒数10------1)等等。

(2)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

A、组织教育活动随意性较大,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活动中缺少相关的教具和幼儿学习材料。如:从教师的提问中可以看出,教师的问题没有经过有目的的思考与设计,因此无效问题很多,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导致教育活动的混乱。活动内容还是重知识性传授,忽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与相关的情感教育。如:大班综合教育活动《手》,老师引导幼儿懂得左手和右手同样的重要,但是却忽略了左右手合作,团结的力量才更大。

尽管教师在语言、行为上尽力作到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但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发现,教师尚不能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随时调整自己计划。常常重在实施自己的设计过程,从而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硬性牵引幼儿完成教育活动。

B、教师虽然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慢慢的转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育行为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时,尽管参与、交往,但很多是流于表面形式,而没有实质性地对幼儿产生作用。另一些教师则是参与的方式,方法不适宜,而使得整个师幼互动表现出消极性质,影响了互动的最佳效果。我们建议,教师可以从师幼互动中吸取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实现师生双方在师幼互动中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

C、很多老师虽然有了主题教学的意识,真正实施的时候容易把各领域的整合与拼凑混淆在一起。通过主题计划可以看出主题内容多为教材的简单拼凑,很多甚至都没有关联,在设计的时候没有重点,没有取舍。有些活动看似内容丰富,实则没有核心,没有主次。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先确定主题目标,围绕主题目标选择主题内容,选择性、创作性的运用幼儿画册,要求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改进教育思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主题教育活动形式真正为幼儿的成长服务。

2、其他教育工作情况:

(1)从墙饰与主题教育结合情况来看,县直幼儿园、寺庄乡孙庄幼儿园做到了墙饰为主题教育活动服务,展示了幼儿的活动过程及成果;固店镇中心幼儿园有墙饰为主题教育活动服务的意识,也在努力去做。其他幼儿园也正在要求并准备实施。

(2)备课基本情况:

A、各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在进行中。寺庄、中韩庄、固店、高岭做的比较扎实,并能创作性使用教案。

B、大部分乡镇总校的集备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时间保证,有专人负责。个别单位由于各种情况,没有进行常规集备。

C、集备形式化,效果差。通过和教师的谈话看出,集体备课的时候,一名教师讲了设计思路的时候,其他教师往往不大会对其观点提出质疑,未能形成浓厚的研讨氛围。个备比重较大,集备应有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到最大。

3、情况分析:通过近几年的研训工作,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迅速,《纲要》理念已经了然与胸,这在教师的教育研讨活动以及教师的集中教育活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转变了小学教育方式,构建了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大家能运用理念通过幼儿的学习行为,来分析自己教育行为是否得当。但是通过教师的日常教学却反映出我们工作中的问题还是很大的,如:教师平时的教学:“没有人听可以应付以下”“没有教具和学具照样可以上课”“边看教案边上课”的情形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是:

A、管理者对日常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对教学管理要求不到位;很少深入课堂,督导不到位;指导不到位。

B、教师一人一个班,平时带班时间较多,进幼儿园就围着孩子做事情,幼儿园没有为教师设置专门思考和学习的时间。

C、管理者和教师平时的事务性工作比较多,分散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精力。

如果教师被动进行幼儿教育活动和幼教研训活动,平时抱有随便应付的心态而懒于思考,则很难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4、建议:

A、专干园长要成为维护常规教学的策划者、管理者。首先,要有评价标准做导向;有相应的时间条件做依托,有相应的评价机制做保障,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行为上,使教师不仅仅是学了理论,有了观念,而是要教师真正行动起来。

B、专干园长要成为幼儿教育工作的参与者、指导者、反思者。园长要定期听取“常态课”,每月至少听完本园教师一节常态课,每月总结交流一次,不但能激发教师的上进心,还能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思维方式上调动教师的兴奋点,扩展教师思维的角度,从而使教育研训主题不断深化和具体,比如: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无效问题过多的情况,绘画活动中范例何时出示的问题,如何作到既关注全体幼儿又能进行针对性教育等。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C、专干园长要成为教育活动的服务者,园长要创设条件,提供机会。积极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开展园级,乡级、县级的教学展示交流,调动一切有效手段,使教师有学习的机会、表现的舞台、施展的空间,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

5、下一步工作思路:

为了激发各层次幼教人员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目的性、使园本研训形式百花齐放、内容更切合实际、收效更大;为了给大家提供展示自己成果和交流思想的平台,我们明确了下一步的我县园本研训工作形式:

A、以区域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园本研训工作,与08年第二学期末形成本年度本区域的教研成果,并编辑成册(人员:包括管理者、教师、后勤等各个层级;内容:管理经验(优秀的教研实录、值得推广的制度)、保育感悟、教育故事、生成的主题活动、优秀课例、优秀反思等等)。

B、年终进行《园本研训成果》评选,召开园本研训经验交流会。

幼儿园调查报告2000字3

调研目的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各级教育部门有关师资培训方面文件精神,一年来,我县组织安排了多期各级各类培训,各校(园)也按照校本研修计划,实施校本培训。为了了解培训工作开展完成情况,总结培训经验成果,发现先进典型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培训工作健康发展,根据教育局安排,进行一次专项检查调研。

调研内容

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一是校本研修方案、计划制定情况,二是外出培训情况及培训返校后二次培训情况,三是校本培训工作落实情况,四是校(园)培训需求和对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调研时间

20***年11月8日-24日。

调研方法

调研分两个组,分别有校领导带队,10多位教师参加了此项工作。工作组深入全县各校(园),听取负责人汇报,查看有关资料,走访教师,掌握一手资料后,分别在各单位召开座谈会。

调研情况报告

一、主要成绩:

大多学校重视工作,校长亲自抓并成立了本校工作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制定了校本研修计划或方案,工作纳入日程,有工作管理制度等,与教师考核、评职、聘任、晋级相结合。

1、一把手工程的实施基本落实。一把手均担任本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组长,建立了管理网络,实行目标分解,责任分工,使校本研修整体工作从设计实施运作过程的检查到检查结果的运用,都在一把手宏观指导之下有序地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校领导均发挥出很好的示范带头和指导作用,

2、校本研修工作基本走向制度化。各校园制定了培训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考核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

3、大力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各中小学均重视教师基本功训练和学科基本功训练,均不同程度的举办了竞赛或评比等活动。

4、按计划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与绩效考核挂钩。

5、培训基本上遵循了按需施教,分类培训,分阶段实施,整体推进的练功思路,采取机动灵活的方式方法,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展教师培训。

6、对各级教师培训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人员、时间、经费方面都能全力予以保证。

7、校本研修个人记录较为详细。各校对档案资料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档案材料的收集、管理的意识增强了。大多数学校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比较规范,基本符合档案管理要求,收集比较齐全,认真搜集整理,原始资料多,真实可信。8、校本研修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工程初见成效。各中小学都能明确学年培训主题,开展研训活动,广泛开展专题讲座、汇报课、示范课活动,开展写教育叙事、读书笔记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能积极推行集体备课制、积极推行推门听课制、积极推行骨干教师帮扶活动,在培训方式上能够灵活采用专题讲座、自学读书、汇报演示、师徒结队、网上研修等。

二、主要问题:

校领导对校本研修有关文件学习领会不够,思想认识没有完全到位,重视、指导不够,研修方案要素缺失,顶层设计出现问题,导致缺乏工作活力。有的领导在带头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发挥示范作用方面有明显的差距,行动不到位。

1、部分学校的主管领导认识不到位,组织协调能力差,又缺少理论辅导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无法实现研训一体,效果欠佳。

2、部分学校档案管理不规范,过程材料保管不善。有的档案记载不及时,过程管理不认真,具体工作力度不够,有始无终,跟踪检查指导不及时,缺少考核、签到、外出学习记录等。

3、部分学校由于组织管理、历史形成、教师内因等因素影响,有少量学校和个别学校的个别教师继续教育专用笔记记录不认真,有明显的后补现象、糊弄现象、被动学习现象。

4、对校本研修的重视有待提升。整体上走出去、请进来培训的机会太少,校际结对帮扶活动开展的较少。

5、在培训过程中,由于个别学校缺乏组织管理和有效引导,所以有部分教师表现为被逼无奈、不得不学,出现了真培训、假学习的现象。有的学校师训工作无统一规划,表现为推着走,左一耙子、右一扫帚,表现为有内容、无系统,只研不训、教学依旧。

6、教师师德存在着一定问题,有个别教师存在师德不良情况,应切实将师德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

7、档案资料建设还须花大力气。虽然各校对档案资料建设越来越重视,但在资料建设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1)资料不全不实。有的地方缺少详实的原始资料,如相关文件、图片、数据等,说服力不强。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资料说明。

(2)资料组合不当。有不少地方材料组合的对不上目录,需要的没有,不需要的又在里边。

(3)资料收集零乱。少数学校材料收集后,整理粗糙,纸张大小不一,没有装订,或者装订不规范,甚至有倒页现象和明显的网络下载现象。(4)缺少影像资料。

三、今后建议

1、认真学习领会文件政策,抓住契机,开创校本研修新局面。深入学习领会校本研修、内涵发展等方面的的文件精神,按文件规定要求,使教师校本研修形成良性运行机制,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虚心学习先进经验与做法,结合本校教育队伍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尤其是在方案设计时候,要广泛调研,听取大家的建议。

2、加强全员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全员培训突出按需施教,强化学科培训,科学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工程,努力实现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目标,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3、校本研修过程中要让教师在校本研修中获得充实感。校本研修活动中,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只有真正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校本研修中获得充实感,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校本研修才可能获得其内在的生命力。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使校本研修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主要是要让教师体验到校本研修的价值所在。

4、按需施教,分类指导,强化校本培训。在教育培训部门的宏观指导下,立足于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方案、计划,抓好计划内的培训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争取达到预期效果,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5、完善激励和制约机制,要定期进行奖惩。校本研修要列入教师的重要考核内容,做为职务聘任、岗位评聘、评优树模的必备条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6、积极开展网络研训。各校要积极开展教师博客创建活动,要把网络研训列入教师培训的议事日程,要把博客圈建设作为校本研修和请进来、走出去的平台,领导要与教师共同在这一平台上实时研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7、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研究,逐步进行经验总结和推广,推动全县校本研修工作。

幼儿园调查报告2000字4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一、调查对象:

***x

二、调查方法:

谈话法

三、调查步骤: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2、分别以-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园内教师***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19***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与讨论: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六、建议:

1、根据-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幼儿园调查报告2000字5

一、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在衡水市衡水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第六中学、第十三中学等五所中学随机抽取310名13~18岁的学生为对象,其中男生180人、女生130人。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的方法为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就衡水市的五所中学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有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microsoft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问卷有效率为92。3%。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衡水市中学生参加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段

课间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活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阳光体育要求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因此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要大胆创新和丰富活动内容、形式,从而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查结果表明,五所中学66%的学生是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参加锻炼,19%的学生是在早晨,还有15%的学生锻炼的时间不固定。另外,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为30分钟的人数居多,占55%,30~60分钟的占34%,60分钟以上的仅有11%。这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时数相差甚远,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中学生课间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呈多元化

他们选择项目的排序依次为:篮球、足球、慢跑、毽球和健美操等。男生选择项目的排序依次为: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女生选择项目的排序依次为:篮球、慢跑、毽球、健美操等。从选择排序上看,他们在选择项目时都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但篮球都是其首选项目。我们认为,这主要与体育经费投入有限、不能充分提供锻炼场所及运动器材有关。从选择内容来看,男生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富有激烈对抗的、竞争性强的项目;而女生则对运动强度小、对抗性不太激烈并富有一定娱乐性的项目感兴趣。这充分反映出男女生在体育需求方面的差异。

3、学校组织课间体育活动情

学校是实施阳光体育的重要部门,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不断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因此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是简单地添满时间,而是让课间体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鼓励学生们走向操场,沐浴在大自然的阳光下,放松身心,也放飞快乐的心情。这也是许许多多孩子们心底的强烈愿望。但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可以看出:衡水市各中学对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都不高,都很少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而且对阳光体育相关宣传活动做得也很少。这表明阳光体育活动在衡水市中学还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4、影响中学生参加课间体育活动的.因素

影响中学生参加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负担重无时间、运动场所不足、运动器材短缺、无人指导等。

⑴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过重是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和家长只注重文化课成绩,而忽视身体素质的锻炼。

⑵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足。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调查表明:35。5%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设施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场地器材有限,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条件无法满足其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

⑶缺少组织和管理。在没有教师组织的情况下,学生一放学基本上就都回家,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加强中学课间体育活动的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开展阳光体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成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

2、扩大宣传,营造气氛。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报刊、横幅等媒介,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让教师、学生、家长充分知道开展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营造开展学校课间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推动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

3、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组织学生开展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形成特色。

4、加大投入,统筹资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把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学校经费预算,予以保障,并且做到随着教育经费的增长而增加。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场地和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学生课外活动的场地设施要求。同时也要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善活动设施,并充分利用社会的场地资源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本文来源:http://www.fjhbc.cn/zishu/232186.html